发挥工商联和商会组织作用破壁垒(民企发展大家谈)
来源: 人民政协报 发布日期: 2025-08-04 05:50:56 浏览次数: 作者: 匿名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具有划时代意义,这是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生动实践,见证民营经济从“摸石过河”到“法治护航”的历史跨越,从制度层面解决了民营经济的“身份焦虑”,以国家立法形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进入“法治快车道”。当前,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落地实施备受关注。作为一名民营企业的服务员,我认为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必须以“探路者”的姿态,深研法规落地的配套建设;以“开拓者”的勇气找准法规执行的壁垒问题。

“学”出高站位。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之快、社会关切之广,充分彰显了党和国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鲜明立场和坚定决心,进一步向全社会表明了发展民营经济是党和国家一以贯之并将长期坚持的方针政策,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既回应了时代关切,更筑牢了发展根基,必将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的内生动力和创造活力,提振广大民营经济人士的发展信心,激发其创业热情和拼搏精神。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只有坚持把学习贯彻民营经济促进法与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站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才能将立法背景、具体内容、首次创新等内容学明白、讲清楚,完整、准确、全面做好法律的宣传解读工作,引导工商联干部以学习理解的深度提升服务民营经济发展的力度,引领广大民营经济人士在充分理解法治内涵中吃下定心丸、一心谋发展。

“研”出真情况。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过程中,全国工商联等有关部委提前谋划、同步开展了相关制度的“立改废释”,一批配套制度机制同时加快推进。针对民营企业长期面临的“准入难”“融资难”“维权难”等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直击痛点,跟进出台的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保障中小企业账款支付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及其实施办法、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意见、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等,有助于保障民营企业在创新驱动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只有坚持问题导向、基层导向和实践导向,到基层一线、商会企业,听企声、察企情,面向绿色生态发展,面向新旧动能转换,围绕生态文明“高地”、产业“四地”建设,开展针对性强的调研,把握住相关配套制度机制跟进出台的契机,把民营企业的急难愁盼问题摸清找实,切准发展脉搏、开出治病良方,推动出台相关制度机制予以合理解决,才能让民营企业真正收获到“法治红利”。只有深入研究民营企业在践行“两山”理念中的价值发挥等问题,推动市场机制与生态保护的全面耦合,才能展现民营企业在青海产业“四地”建设中的责任作为。

“干”出实担当。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工商联紧扣“两个健康”主题服务民营经济履职尽责提供了法律依据,将“如何干好”“怎么干成”从机构职能上升为法律责任。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将把着力推动民营经济促进法落地实施作为首位任务和政治担当,组织开展“进企业、解难题、送政策、促发展”活动,及时反映企业诉求,协同打通市场准入、投融资、账款清欠等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结合民企实际经营情况,试点探索以清廉民企等为重点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持续实施民营企业家法治素养提升计划,开展“民营企业家大讲堂”等系列活动,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弘扬企业家精神,专心致志做强做优做精企业。

“联”出新天地。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牵动方方面面、涉及各行各业,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作用必须坚持全面联动、深度联系、常态联络,汇聚各方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工商联和商会组织将健全政企沟通协商机制,搭建政企工作平台,主动自觉“上下联”、实施强化“内外联”,搭起“彩虹桥”当好“娘家人”,着力把工商联建设成为民营经济促进法贯彻落实的“工作信息站”“成效回收器”,在推动法律落实中贡献工商联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