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万物复苏赴晴光,春雨润泽育新颜。备受瞩目的《民营经济促进法》4月30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自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将党中央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和重要举措上升为法律规范,我省广大民营经济人士高度关注,倍感振奋,备受鼓舞,纷纷畅谈自己的感想感受和所思所悟。
青海省商会副会长、青海华德集团董事长 任黎明
作为一名青海本土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民营企业负责人,对于《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一直深感振奋与期待。这部法律不仅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坚实的法治保障,更为我们民营企业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提出了对民营经济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的原则,这将为我们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公平的竞争环境。在过去,由于市场准入壁垒、融资难等问题,民营企业在发展中往往面临诸多困难,而这部法律的出台,有望打破这些壁垒,让我们能够在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中与其他企业同台竞技,这对于提升我们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该法律在投资融资支持方面也做出了明确规定,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做好投资项目的推介对接,支持民营经济组织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再投资能力。这对于缓解民营企业的资金压力、提升融资能力具有积极作用。同时,还支持金融机构开发适合民营经济特点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这将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融资渠道和选择,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应对市场风险和挑战。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出台只是起点,其生命力在于执行。我们期待各级政府能够切实履行好职责,确保法律的各项规定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同时,作为民营企业,我们也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实力和竞争力,坚定信心,积极参与市场竞争,为推动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青海省商会副会长、青海水井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琪
《民营经济促进法》即将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标志着民营经济发展从政策支持迈入法治保障新阶段,为民营企业注入强劲动力。《民营经济促进法》首次将“两个毫不动摇”写入法律,明确民营经济的法律主体地位,以专章强化权益保护,消除了“国进民退”的误解。它固化平等竞争、公平准入原则,让企业从依赖政策转向信赖法治,吃下“定心丸”。
《民营经济促进法》推行全国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禁止招标投标、政府采购中的排斥行为。对扎根西部的企业而言,能源、生态保护等领域潜力巨大,法律实施后,我们将公平参与国家重大项目,为西部开发增添新活力。创新是企业突围的关键,法律支持民企参与国家重大技术攻关,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侵权惩罚性赔偿,为企业加大研发、吸引人才提供制度保障。我们公司“水井巷”商标也将获得更有力的法治保护,助力向高附加值产业链迈进。此外,法律还规范政府履约,严控“乱收费、乱查封”,建立涉企政策听取意见机制。我们也将期待地方政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我们民营企业将以法治为依托,以创新为动力,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国家战略实施贡献力量。
省工商联执委、青海兆维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学礼
《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于2025年5月20日正式实施,为我们专注于科技创新的民营企业注入了强劲动力。我们深刻感受到这部法律对科技创新、公平竞争和市场环境优化的重大意义。
民营经济促进法明确支持民营经济组织参与国家的科技攻关项目,这与我公司在智慧城市、医疗信息化、数实融合等领域的业务高度契合。我们通过“党建引领 + 数字化服务”模式,实现了企业与客户业务需求资源共享与协同发展。未来,我们将依托《民营经济促进法》赋予的政策和法律支持,进一步深化与省内外头部企业的合作,开发通用型数据管理平台,为青海清洁能源、生态保护、文体旅游等领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助力“东数西算”国家战略在青海落地。
当前,青海正加速推进数字经济发展,这为我们创造了广阔发展空间。我们将抓住“清洁能源 + 大数据”融合机遇,积极参与省、市绿色算力项目,利用青海绿电优势降低数据中心能耗,同时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应用,推动高原特色数据资源价值转化。《民营经济促进法》对知识产权保护和融资支持的强化,也将促使我们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核心技术竞争力,在工业互联网、智慧农牧业等领域拓展新场景。
作为青海本土企业,我们将以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为契机,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技术创新与社会责任并重,为青海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