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 | 青海:坚持以“民”为要,共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来源: 青海石榴籽家园 发布日期: 2025-03-17 02:55:27 浏览次数: 作者: 匿名

中国传统节日承载着各民族共同的文化记忆,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载体。2025年的春节是“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的首个春节,青海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己任,围绕庆元旦、过腊八、迎新春等活动,搭建“多个一”载体平台,营造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交往交流交融氛围,在浓浓的烟火气息中拉开春节序曲,共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青海以各民族共庆传统节日为载体,以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已任,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积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从城市到乡村,从线上到线下,举办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97场(次),参与人次580万,实现销售收入883.92万元。

其中,春节相关非遗项目传承实践活动86场(次),非遗宣传展示推介活动62场,非遗体验活动68场。线上发布“非遗贺新春我的家乡年”宣传短视频648个(直播86场),浏览量达697.4万人次。

各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在假日期间落实免费开放制度,保障开放时间。省图书馆、文化馆举办各类文化活动205场次,服务群众379.89万人次。

各级公共图书馆举办古籍修复讲座、古籍展览、特色剧本杀体验、亲子阅读大赛、图书分享会、抽奖赠书、有奖互动、雕版印刷拓印体验、公益讲座、手工DIY、短视频征集、电影展播、写春联送春联、猜灯谜等线上线下活动299场次,服务群众6.2万人次。

各级文化馆组织开展“赏年画过大年”、新春音乐会、元宵节晚会、戏曲进乡村、优秀群众文艺节目展演等活动1300余场次,服务群众720余万人次。

全省精彩纷呈的春节非遗活动,不仅彰显了春节的文化功能,为新春增添氛围感,让各族群众了解和喜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享受节日欢乐的同时,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文化认同。